大河资本合伙人李荣阁:区块链+,还是+区块链?
文库划重点:人们对区块链的关注焦点其实一直在变迁,从技术本身到全新的融资方式,再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区块链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以往可以用互联网去改造的传统经济,都可以结合区块链做进一步改造。
导读:不久前,易识区块链Token+实战营请到了大河资本李荣阁先生,作为古典VC,他目前正在积极拥抱区块链。从凯文·凯利的《失控》开始,李荣阁先生谈到了区块链项目投资重归理性、区块链的应用方向、率先落地的几个领域以及如何判断区块链项目等话题,同时他还提出了“区块链+” 与“ +区块链”的问题,不同的表述背后隐含的是深层逻辑的差异,到底是基于对区块链的理解做出商业模型,然后在实体经济里去找相应的场景呢?还是从传统业务角度出发,然后把这项技术加入到项目里,改良已有业务模式呢?听听李荣阁老师是怎么说的。
导师介绍 李荣阁,大河资本合伙人,积极拥抱区块链的古典VC,投资了网录科技、瑞卓喜投等区块链技术公司。
一、区块链的技术价值
人们对区块链的关注焦点其实一直在变迁,从技术本身到全新的融资方式,再到生产关系的变革。
最早接触到区块链,是在2015年。当时,我们海外的基金投资了一个项目,由此接触到了区块链技术。虽然分布式帐本、去中心化等名词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几年前看到用技术实现全新的信任机制以及实现价值转移的可能,对当时的我来说感觉很震撼的。
到了2016年,我们投了网录科技,此后便开始重点关注区块链领域。根据我们观察,从2016年开始,区块链开始从国内的极客圈子向金融领域扩展,我们也开始积极关注这方面的创业项目。
当时,我们都有一种共识:区块链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以往可以用互联网去改造的传统经济,都可以结合区块链做进一步改造。借助区块链可以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并且可以保证可溯源和不可篡改。投了几个项目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区块链落地到实体经济中去。
到了2016年底的时候,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对区块链的认可度都在下降。根据我们当时的观察,似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去改造,但却没有出现真正落地的应用。
我们注意到,区块链要做大规模部署和商业落地的时候,会在内部遇到很多阻力。因为任何创新应用在落地时,都要评估部署成本和未来的收益。而区块链的收益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任度。实际上,我们注意到,大部分系统通过区块链改造后很难快速形成这种认知,因为区块链只是借助分布式存储让信息变得不可篡改,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区块链的这种信任加强机制是基于时间积累的。所谓时间积累就是我们在区块链上传的所有东西都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我们上传过假的东西,那么会被永远记录下来。也就是说,你一直都没有造假,我就相信你以后也不会造假。但如果你只造假一次,那么区块链是辨别不出数据的真伪的。
我们当时认为,很多金融交易结算要通过区块链去改造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信用积累,这种效益是有限的。
到了2016年6、7月份,大量项目通过ICO的方式获得了融资,而且融资的金额、速度都颠覆了原来的规律。
我们也看了一些项目,在跟创业者聊的时候,我们用的还是传统VC的观念。当我们按照惯例去做尽调和访谈时,被创始团队告知没有时间提供资料。三天以后,又被告知额度已经没有了,再过一个月,这个项目已经涨了10倍、20倍了。这对传统的投融资模式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那时候,我们也跟一些较早进入币圈的投资人做了深入交流,他们普遍认为ICO最先革的就是VC的命。传统投融资模式是:募-投-管-退这样一套流程,但ICO出现后全部都要被颠覆掉,包括募资、投资、投后,退出。
后来的情况众所周知,2017年9月4号,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ICO被终止。
到了2018年,大量的项目破发,整个市场陷入低迷。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基于Token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然,分布式账本、ICO融资方式也依旧是热点,但主流的声音都聚焦在Token上面。
公司制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效率产生了大幅提升。但是公司制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中心化的管理便会形成一个瓶颈。但是Token这种类社群化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会对生产关系产生重大的革命。
在我看来,2018年大家更多的会关注自己的项目跟区块链的结合,也就是把集约化管理转化成类社群的管理,为企业赋能。
二、从《失控》开始
“人类将迎来一个完全“失控”的世界,但这个“失控”是一个良性的失控。”——《失控》
这一部分,我将从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失控》开始讲起。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醒我们,人类的认知曾经被四次唤醒:
第一次:哥白尼认知唤醒,人类自认为的我们就是宇宙的中心的认知给颠覆了。
第二次:达尔文把人类从地球生物的圣坛上拉了下来,我们认识到我们也不是地球的主宰,而跟其他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三次:弗洛伊德的认知唤醒,我们发现我们连自己的意识都不能完全主宰。
第四次:机器智能认知唤醒,就是要把我们和机器之间的隔断打通,我们正迎接生物与机器联姻的时代,无论生物,还是机器,其实都是生物的进化体。
一切进化体都有三个特点:
第一:世间的物质都是进化成越来越复杂的东西。
第二:每种生命都是一个生命集群,都是分布式的。
第三:特征、去中心化。
任何个体和社会组织结构,都可以当成一个进化体。我们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得复杂,而且我们都在追求的一种控制力。
从每个个体的成长来说,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最初什么都不会,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欠缺,通过学习和工作,逐步完善这种能力。适应社会后,我可以服务其他人,再往后我会选择创业,成为领导者,我会带动周围的很多人,我不仅可以控制我自己,也可以控制我周边的环境。
我们追求的是拥有更强的控制感,不仅可以影响自己,还能影响到周边的人。
现在有这么多的自媒体,它们跟腾讯是什么关系呢?这些自媒体、自媒体公司,自媒体从业者是基于微信生态衍生出来的。所以我认为,随着个人能力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适应这种社群化、社区化的模式。而Token的激励方式,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可能改变公司制。
三、从TCP/IP到BLOCKCHAIN
TCP/IP协议帮助人们实现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自由,Blockchain将帮人们实现在互联网的价值传输自由弱关系到强关系。
举个例子,微信好友上限是5000人,但这是一种弱关系,5000个好友可能很多都你都没有见过面。如果你准备创业,想找人借钱。那些能借钱给你的,可能都是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同学。只有在线下有了互动后,建立了信任,我才会把钱借给你。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特征,就是容易建立起连接,但这种连接很容易中断,当我换一个ID,你就不知道我是谁了。
但把这种关系放到区块链世界,基于这种信用机制和数据不可篡改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去了解一个人的信用。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可以建立起强社交关系,这样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提升生产力。
四、区块链项目投资重归理性
从投资的角度去看区块链项目,以往的判断逻辑受到了挑战。2018年,无论是对Token价值的判断,还是对于项目价值的判断,都正在回归理性。
2017年的时候,大家对一个项目的判断更倾向于团队是否有很强的背书?项目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发行量是多少?类似于二级市场的判断标准。但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进入了这个领域,大家对于项目的判断更基于长期的价值。随着对区块链认知的提升,大家会越来越理性。
很多区块链+的想法,在现实中其实很难落地的。虽然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交易,但想要取代现有的合同方式其实是非常难的。现实中,一项投资协议有四五十页,整个合同的生效及执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只是解决一个点对点且中间没有任何争议的支付,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快速实现的。但有些复杂的情况除外,例如我们网购了一件商品,如果货到后我们发现尺码不一致,但那边只能退一部分款,像这种复杂的流程目前是实现不了的。
如果区块链真正要在实体经济有更多落地的话,完善基础设施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投的一些项目,基本都是可以做底层技术开发的。因为我们考虑到它可以参与整个标准的制订,这一类项目会有前途。
五、区块链行业的两个应用方向
我们倾向于从两个方向去看区块链项目:
第一个方向,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全新的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存在的,比如数字资产。另外就是基于数字资产的应用,像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交易所这些项目。
第二个方向是基于区块链对传统行业赋能,基本也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跟一些领域结合后降低信任成本。第二类是基于区块链的社群属性,可以把社群的弱关系进行强化,从而形成更大的共识体。
六、“区块链+” 与“ +区块链”
一种是“区块链+”,也就是项目团队的基因更多是偏向于区块链技术,它基于对区块链的理解做出商业模型,然后在实体经济里去找相应的场景。
另一种是“+区块链”,项目团队在传统行业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和认知,再从传统业务角度出发,然后把这项技术加入到项目里,改良已有业务模式。
我们认为,“+区块链”更容易实现商业落地。如果你是先有区块链再去找商业模式的话,除非你在区块链的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能够比现在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有显著的提升。否则的话,你先去个做一个公链,再去找模式,相对来说很难落地。
七、先落地的几个领域
1.金融
先有比特币,后有区块链,区块链本身就具备金融属性。金融领域最核心的就是风险控制,也就是设计一个商业模型,然后它的收益可以覆盖风险。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信用,如果能够把数据都放到区块链上,等于提高了违约和造假的成本,这些不良记录会伴随造假者终身,这样一来就把整个金融体系的成本降低了。
以供应链金融为例,它有一个核心的资金提供方,下面有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这个体系解决的就是下边的中小企业资金难的问题。由于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信任背书,要想向银行拿到授信,就要承担高利息。而比如大型的央企和国企,由于违约概率很低的,所以成本较低。有一些大的国企只要5、6个点就能拿到银行的钱,但那些小的工厂或创业公司可能15、20个点的利息,都拿不到银行的钱,因为银行不信任这些小企业,担心他们的偿还能力。
供应链金融对整个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都要做管控,这个其实天然就适合跟区块链结合。把资金端的数据放到区块链上,以拜占庭容错的方式去实现共识,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和小企业之间征信的成本。否则,按照目前的供应链体系,整个取证过程非常复杂,要一级一级地去取证。无论是贷100万还是贷两亿,都要做各种尽调。银行之所以不愿给小企业贷款,就是因为风控成本很高。
如果把数据放到区块链上,银行就无需再去走整个过程。
关键是如何设计出一个最合理的模型,让各方都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并且愿意把他的数据放到区块链上。
2.存证溯源
这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很多人经常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溯源机制本身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你可以扫一个二维码去验证真伪,但这个二维码在淘宝上花几块钱就能买到。
为什么溯源这么难?因为我们只能在单一链条上取证。如果我们确认一件商品的真伪,我们可能会在网上查证,比如贴吧、论坛、大众点评、行政部门的数据等,再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做判断。如果放到区块链上面,以联盟链的方式可以解决整个溯源问题。
3.数据共享
以医疗行业为例,医疗数据虽然是患者自己的,但却掌握医院里手里,如果患者从A医院转到B医院,原有的数据B医院基本不会采纳,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体系,数据共享是可以实现的。另外,前面提到的金融、存证,都会涉及一个问题,必须把原来模拟的数据做数据化再去做区块链化。但是数据它本身已经数据化了,所以设计模型会更简单。
4.业务协同
最近大家可能都看了一些游戏类的区块链项目。游戏的用户和参与区块链的人群其实有比较高的匹配度,都是更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在游戏社群里,大家更多的是参与方和消费者。如果引入Token的方式,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收益,还能基于游戏去建立互动。
八、判断区块链项目的几个维度
我们在看区块链项目的时候,主要会从这几个方面去看评估目。
1.必要性
项目是否有真实的市场需求,是否必须采用区块链技术。在区块链最火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的项目真的是为区块链而区块链,这种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实区块链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实际价值,最终它的收入和利润还是要靠原来的商业模式。
2.商业模式是否合理
按照你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获取用户的,如何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如果你对这一部分没有充分理解话,你只是在讲一个故事,最后落地的时候可能没有用户会认可你。
3.团队
有的创业者很厉害,他曾干出了三个上市公司,但现在想做一件以前没干过的事,这种成功率可能还没有一个年轻人高。所以创业者要做的事跟他过往经历必须有匹配度。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团队的核心成员是临时拼凑的,当项目遇到风险时,会产生巨大的分歧。但这种团队在区块链领域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这个概念太火了,不少人就搭建一个新的班底去创业。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风险,危机会很快显现。
4.信仰
现在的区块链很像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早期阶段。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创业者,最后能成功的都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马云艰难融资、马化腾几乎要卖掉qq,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所以想要在区块链中坚持下来,一定要有一种信仰。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话:人们总是高估短期而低估长期科技能力。
我认为把区块链的价值在短期之内看得特别高的话,风险会很高,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技术特性是可以改变和优化目前的生产关系的。在座的各位,无论去创业也好,投资也好,一定要基于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
以上内容是由李荣阁导师的部分课程分享整理而来,再次感谢李总。也谢谢大家阅读关注。易识欢迎你的加入。易识区块链集聚区块链行业的核心资源和优秀创业者,共同探索区块链行业的瓶颈困惑、发展机遇和未来趋势,链接区块链大版图资源,助推区块链行业跨越式发展。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