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不再遥远,脸书微软们正试图进入你的大脑
文库划重点:相比人脸识别技术,读心术将带来更突出隐私和伦理风险。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保持自己的思考的私密性,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如果我们都能看到对方的想法,人类社会网络可能面临崩塌。
扎克伯格的雄心,不只是让你用大拇指点赞,他还想闯入你的大脑。
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 12月19日发布的一篇文章爆料称,脸书(Facebook)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研发下一代技术,包括基于AR、VR的操作系统、芯片等等,这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读心术(Mind-reading Technology)。
所谓读心术,主要是使用复杂的AI算法,通过记录和解码人的神经信号,可以将大脑活动直接转化为合成语音或文本。以脸书、微软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希望通过读心术来创造一种人与机器之间全新的通信方式。
读取你的脑电波
早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扎克伯格就公开承认脸书已经在开发读心术,他曾表达提升输入效率的渴望:
“我们的大脑数据传输速度极高,相当于每秒可传输4部高清电影。问题在于,而我们说话传递信息的速度,只和1980年代的调制解调器差不多。我们正在研发一套系统,可使您从大脑直接键入的速度比今天在手机上键入快大约5倍。最终,我们希望将这种技术变成可大规模生产的可穿戴技术。”
英国《卫报》的报道称,脸书至少雇佣了60个人的团队来开发读心术。脸书负责读心术开发的贾纳·杜根(Regina Dugan)认为,这种革命性的交互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戒除手机瘾,“因为你连手机都不需要看了,只需要你给脸书一个权限读取下你的脑电波。”
脸书还资助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实验,该试验要求受试者在听取了多项选择题并大声回答,在这一过程中,神经信号数据被用作训练解码算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把人脑精神信号转化为文字。这项试验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因中风等原因导致丧失语言能力的人再次开口说话。
目前该实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且刊发在了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算法,能够解码人思考单词的大脑活动,并将其实时转换成计算机屏幕上的文字。
只为发帖更容易?
读心术如果继续往前推进,对于脸书的意义在于——可以刺激用户贡献出更多的在线内容。试想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仅凭大脑中的想法,你就可以在脸书上发送出帖子,完全不需要抱着手机费劲地输入文字,你该会在时间线里晒出多少图、发出多少无用的牢骚。
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在读心术研发上也摩拳擦掌。不过,马斯克比扎克伯格的脑洞开得更大。马斯克一直在资助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该公司正在研究脑机接口技术(BCI),也在尝试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控制智能手机的方法。
脑机接口技术也是目前读心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据美国科技媒体ZDNet报道,一些脑机接口项目背后有美国军方的资金支持,除了为了帮助战斗中受伤的瘫痪士兵恢复部分行动能力外,美国军方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兴趣,更在于导致旨在增强人类能力的系统性开发。
作为脑机接口的一种实现方式,上述美国军方试验采取用计算机系统以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到大脑,其效果部分得到验证,相关技术通过把电脉冲发送到大脑组织中,在试验中成功实现了调节神经肌肉控制,这为下一步治疗帕金森病打下了基础,不过,这种方式也存在巨大风险,据ZDNet报道称,该试验也可能会导致用户性格的改变。
虽然当下脑机接口的医学目标在于让盲人恢复视力,让聋人恢复听力,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一种控制感。不过,在马斯克看来,创造脑机接口之于大多数人的意义在于,避免人沦为机器奴仆的悲惨结局,“如果我们创建一个高带宽神经接口,那么你将不再是一个普通人。”马斯克表示,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使人类能够与AI融合,从而确保在AI系统变得越来越先进时,我们不会被甩在后面。
等待下一代设备附体
由于智能手机无法收集用户足够多的生理数据特别是脑神经数据,因此,读心术大范围的落地,还依赖于下一代设备的成熟。
今年9月,脸书宣布收购一家读心术初创公司CTRL-Labs,收购价高达10亿美元。
CTRL-Labs公司研发一种腕带,并自命不凡地称之为“非侵入性神经接口平台”,据说可以解码来自大脑的电信号。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CTRL-Labs成立之初就拿到包括Google投资部门GV、亚马逊的Alexa Fund和Lux Capital在内6700万美元投资。
脸书副总裁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宣布收购的Facebook帖子中说: “您的脊髓中有神经元,可以向手部肌肉发送电信号,告诉它们以特定方式移动,例如单击鼠标或按下按钮,腕带将解码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设备可以理解的数字信号,从而使您能够控制自己的数字生活。”
按照安德鲁的设想,CTRL-Labs研发的腕带通过捕获用户大脑的神经信号,用户可以通过意图与朋友分享文字和照片。不过,这款腕表大概还需要两三年才有可能上市。
无独有偶。微软在2018年成功申报了一项名为“使用神经系统数据更改应用程序状态”的专利。这专利将应用到一款智能头带上,以此解码来自大脑的电信号,以启动和操作应用程序和网络浏览器。这项技术预计将应用到视频游戏、AR/VR模式的软件和浏览器上。
亚马逊的也在悄悄研发读心术。据彭博社在2019年5月报道,亚马逊正在开发一款可以佩戴在手腕处的智能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激活设备,而设备能够通过语音来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从而进行让产品推荐和广告投放变得更加“人性化”;这款新设备被定位为健康产品,在亚马逊内部被叫作“Dylan”,可以与智能手机配套使用。路透社早在2017 年就曾报道,亚马逊当时申请了一项关于语音软件系统的专利,该系统可以分析用户的语音输入,识别出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紧张等情绪。
与许多前沿发明一样,读心术也引发了我们从未考虑过的道德难题。VOX报道称,参与Facebook项目的科学家承认,他们无法独自预见或解决与读心术相关的所有道德问题。
相比人脸识别技术,读心术将带来更突出隐私和伦理风险。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保持自己的思考的私密性,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如果我们都能看到对方的想法,人类社会网络可能面临崩塌。
当把人类大脑当与计算机处理能力联系在一起时,人类意识和算法的边界必然进一步模糊,“我”在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