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宁:调研四个月,走访上百家企业,区块链已在13个行业赋能实体经济
文库划重点:于佳宁把区块链技术在版权行业的价值分为三块:确权、授权及维权。确权方面,可以在区块链上研发一个应用软件,根据身份签名和时间戳,它甚至可以让创作者每写一句便保存一次,每保存一次发一个证书。
产业区块链如何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会主任于佳宁认为,未来五年,交易、数据、系统上链将成为主流。
区块链热了一年,产业区块链被认为是区块链目前最大价值所在,但区块链将在哪些领域起作用?怎么起作用?
8月24日,2018中国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和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会上,《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于佳宁做了题为《产业区块链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演讲。
2018年2月至5月,于佳宁一行对一百多家区块链企业、项目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区块链已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征信、交易清算、积分共享、保险、证券等领域落地金融类应用。而实体产业的应用则多至13个领域,如商品溯源、版权保护及交易、数字身份、财务管理、电子证据、工业、能源、大数据交易、数字营销、物联网、公益、电子政务、医疗等。
“过去,讨论最多的是公有链和矿机,那是狭义的区块链,未来区块链价值将更多体现在应用领域。”在于佳宁看来,过去五年中,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逻辑是业务上云、信息上云,有此带来的产业转型已有目共睹。未来五年,交易上链、数据上链、系统上链将成为主流。
于佳宁说:“区块链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也不是只能用来炒币的技术。技术可以干好事也能做违规的事,我们不能神化也不能妖魔化技术。”
本文结合于佳宁24日在高峰论坛的演讲及《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一文进行整理,通过趋势分析和三个具体案例解析,便于你一窥区块链将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变革。
区块链产业发展六大趋势
2018年最火的技术名词非区块链莫属,但至今仍有公众把比特币、以太坊和区块链技术混为一谈。于佳宁认为,比特币仅是区块链最早期的应用,能运营小程序的以太坊是区块链的2.0时代,而3.0时代是区块链和产业的密切结合。
在《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于佳宁总结了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第一,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国际竞争新赛道。根据 IBM 区块链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球9成政府正在规划区块链投资,在这过程中,公链等区块链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将非同一般,成为竞争焦点。
第二,区块链成为创新创业新热土,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不断拓展技术应用新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其中32家正研发或已上线区块链项目。区块链虽然没有数字货币投资热闹,但敏锐的创业者已纷纷杀入其中。
第三,区块链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白皮书认为,未来三年将是传统行业与区块链紧密融合的关键时期,会涌现新型的商业模式和监管服务模式。这为实体产业“换道超车”提供机遇,数字资产会成为企业重要资产。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这或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第四,区块链将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这可以理解为,借助Token体系,区块链平台可将用户对平台或社区的贡献量化并自动结算,给予相应奖励,实现用户与互联网平台所有者共享平台价值的增值。
第五,区块链将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提到,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慢。区块链可以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实际上,从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看,金融也是区块链有效切入的重点领域。
第六,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区块链分布式、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可以有效的提升监管的实施效率。未来一段时间,区块链标准化将进入关键发展时期,这或许能为区块链进一步普及打下基础。
确权、交易授权、维权,微版权时代的全链路通关利器
不难发现,微版权时代已到来。过去,版权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现在,版权可以是短视频,或者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但微版权时代,创造者维权不容易,创造者还没来得及确权内容可能就被剽窃走了。据艾瑞统计,仅由盗版网络文学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有 80 亿元人民币。
“区块链真正激活了版权行业的整个链条。”于佳宁把区块链技术在版权行业的价值分为三块:确权、授权及维权。确权方面,可以在区块链上研发一个应用软件,根据身份签名和时间戳,它甚至可以让创作者每写一句便保存一次,每保存一次发一个证书。版权交易层面,当作品在线登记后便可由权利人直接明码标价,在平台展示、交易,为供需搭建桥梁,促进版权更快变现。于佳宁认为,区块链真正的价值正是让版权这种数字资源实现资产化,可以低成本交易。
维权也很好理解,维权最难的是获取证据,恰恰,区块链技术不可更改的特性可以迅速固定侵权证据。于佳宁举了个例子,过去,网络小说原作者为了保存小说被剽窃的证据,需要将展示剽窃内容的网页全部打印出来,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区块链就容易很多,链上内容一目了然。
区块链溯源技术:为企业打造一把“按摩克里斯之剑”
版权是纯数字化产品,商品是实物,区块链可以保证数字信息可信又不可篡改,线下实物怎么映射到网上呢?于佳宁介绍,溯源是指对农产品、工业品等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 零售等环节的追踪记录。其价值在于,若某地爆发流行性疾病,通过溯源体系可以快速锁定传染源或污染源,从而控制传播源。但问题在于,信息孤岛模式下,溯源链条上下游的参与者各自维护一份账本,任一环节的参与者都可能出于利益而篡改,造假成本低。
区块链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为溯源行业的信任缺失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公开透明性又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提供了透明机制。
这里需要提一点,商品溯源防伪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与存储。事实上,区块链只是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记账方式,在存储层面解决了重要的“信任”问题。为了解决信息采集阶段的造假和掉包问题,普遍倾向于纳入政府机构和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也可以让信息和商品合二为一。
不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后,一旦企业把假数据上链,这也意味着假数据不可被更改,它就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砸到作恶的企业头上,造假成本大大提高。
“要运用好区块链,思维一定不能被限制在单一主体上。实际上,溯源项目最大痛点并不是消费者非得了解这个东西是什么地方生产,是谁生产的。更多的是从其它角度,比如政府监管。以前市场监督部门在开展食品的安全监管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要实现全产业链实时检测是有困难的。”于佳宁说,“区块链本质上是协同管制,它解决的不是单一主体问题,是解决多主体问题。”
隐私保护,大数据交易的解决方案
《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提到,区块链技术也能为大数据交易带来便利。
数据交易的原因很好理解,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群体,以及精准营销,甚至用来训练人工智能,它能为企业深入应用场景带去无限可能。但数字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交易动力不足。而交易还涉及用户隐私,买卖双方均要承担很大监管风险。
一方面是大数据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又有很大交易阻力,区块链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
于佳宁通过调研发现,大数据交易包含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和交易等相关环节。如果能用区块链的隔离验证技术,将法律上可以售卖的数据进行隔离验证,对数据进行加密。
一方面可以保障数据需求方的合法用途,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数据溯源功能可以确认数据所有权和流转渠道,为侵权投诉提供举证材料,提供更加可信的大数据交易环境,提高数据拥有者分享的意愿。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