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富:物联网+区块链会成为第三次创业浪潮
文库划重点:比如智能合约,我从你那里借了一辆车,如果到时候我没有还你,通过物联网,我就进不去我家地库了,这时,上链的数字资产就会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个人认为物联网+区块链会成为第三次创业的浪潮。
吕本富认为,如果上链的全部是数字化资产,那区块链对物理世界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但如果加上物联网,意味着一些人的物理财产也通过编码上网,这时上链的数字资产就会发挥最大的效益。
2018年6月20日21:30,《智勇相对论》第11期,起风财经创始人罗智勇与著名互联网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一起坐而论链。以下为起风财经对本次对话的精编整理,有删减。
区块链已经完成跑马圈地正处于大规模上链的前夜
罗智勇: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区块链的?现在针对区块链在做哪些具体研究?
吕本富:我关注区块链已经有两三年了,但真正的研究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现在更关注区块链的商业模式,因为最终区块链技术要应用到商业场景中。哪些应用场景符合未来的发展需要,哪些应用会促进现在实体经济、商业、金融、媒体等业务的升级,我都在关注。
但我在公共场合对区块链的发言并不多,因为一直还学习区块链的理论。最早区块链是在一些小圈子里流行的,公开资料不多,理论体系也不完善,研究者一定要有一到两百个小时的学习才有资格发言。最近我已经学习了一百多个小时了,所以有些话可以说了。
罗智勇:对于创业者来说,区块链的机会在哪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哪些场景适合区块链的应用?哪些不适合?
吕本富:先说第一个问题,区块链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传统的商业巨头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地位已经比较稳固了,现在要挑战他们很难。但是区块链开创了另外一个空间,可以重新洗牌,大家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社群、社区等等,开创了一个传统巨头不太适应,或者说还没有覆盖的范围。
说到哪些领域适合创业,我认为凡是中心化,或者中心方式解决起来成本很高的地方,就是适合创业的地方。不过,这种创业需要技术基础,比如各种各样的公链,也需要在公链基础上的的应用,包括联盟链方面的各种应用。
现在区块链的应用领域至少有六个,都是创业的焦点:第一,回溯,食品的回溯;第二,个性化交易,第三,数字版权;第四,各种各样的投票机制;第五,数字货币领域;第六,现在的各种各样的公证事务、证据的保存事务。
罗智勇:您认为现在区块链处在什么阶段,下一步的发展节奏怎样?
我认为,当前区块链处于大规模上链的前夜,很多公链将会在下半年或者是明年1-2月上链,这些公链会带来一个技术开发的热潮。而区块链特别是公链上的各种应用要慢些,可能还需要3-5年。就像传统的投资者判断的,任何应用要想达到千万日活的规模,没有两三年是做不起来的。
现在区块链相当于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时代,那时很多公司都建立起来了,也有流量,但是应用还没有跟上来。现在的区块链就处于跑马圈地将要完成,但应用还没有跟上的阶段。
未来传统公司制将和基金会+社群并行
罗智勇:区块链会对BAT之类的大企业的形态造成什么影响?基金会和社群的组织形式会对公司制带来大的冲击吗?未来会出现企业只保留核心人员,同时服务于超大型社区的现象吗?
吕本富:区块链对超大型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阿里可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商品评价上,以保证评价的真实客观性。谷歌的新技术研发领域可能会用到区块链,比如会有一个基金会,基金会要开发某一项新技术时,会把技术开源,通过技术社区或者社群的方式来研发。
至于其它大的工业化组织,有的组织模式可能会改变,比如金融行业。目前金融行业是受区块链影响最深的,将来传统的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等,也可能在开发过程中采取基金会、社群、技术社区的方式。
罗智勇:现在有一种偏激进的言论,认为未来原有的公司制会被颠覆,未来的商业组织形态会变成基金会+社群的工作模式,您觉得这种现象会发生吗,是被取代?还是并行?还是发展成其它结构?
吕本富:在技术开发领域,基金会加社群模式可能会很普遍。但在产品的生产领域,传统的工业组织还是有效的。因为对于那些大规模生产、运作的行业来说,金字塔式的结构比社群+基金会更有利。而在其它一些行业,这两种模式可能是并行的。
换句话说,凡是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技术含量处于主流,而且迭代速度比较快,需要快速适应市场的公司,这种公司未来的组织形态将是基金会+社群;而需要固定业务、需要知识的积累,而且组织架构相对稳定的,还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比较合适。
大数据+区块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罗智勇:您是大数据行业的资深专家,大数据+区块链在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吕本富:大数据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资源,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之争中都有大数据的身影。最重要的是,提炼之后的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原材料。区块链是和人工智能并列的另一种技术,在某些领域,大数据也是区块链的原材料。
比如保险和信用领域。保险的精算、商业信用的判断要基于大数据,二者的计算结果写入区块链中,因其不可更改性,会约束很多人的行为。这样来看,区块链会变成很多基金会、投资机构最依赖的技术,区块链上的数据将是他们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大数据和区块链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体现在对每个人行为的准确又不可更改的记录上。雁过留名,人过留痕,这样的记录与判断反过来会规范个体的行为,由此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EOS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中国节点
罗智勇:最近几个月EOS非常火,五天前EOS的21个超级节点也新鲜出炉,您怎么看待EOS在行业发展上的意义?21个超级节点会不会把EOS推向中心化?
吕本富:EOS引起业界的关注,确实有指标性意义,它被关注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从概念上被认为是区块3.0;第二,募资的规模很大,没有上线前就有很大的募资规模;第三,EOS的技术社区在竞选的时候,搞得动静最大;第四,EOS从中国社区获得的资助是最多的,有人说是四十多亿美金。
目前来看对于EOS的质疑有几个方面:第一,共识问题,21个节点安全问题;第二,募了钱交给EOS的基金会,但他们的财务报表也不一定很透明;第三,还有对它主链安全性的质疑。其中对21个节点的质疑是核心,大家争论的是21个节点会不会引起中心化。
我认为,21个节点和过去的中心化节点不一样。在博弈论看来,三个人想达成共识都比较难,何况21个节点。短期内,由于价值观不同、技术实力差异,21个节点串供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一两年后,如果这21个节点的技术风格、财务实力、价值观三个方面进一步趋同,那它们变成一个中心化组织的可能性会急剧上升。
罗智勇:这21个超级节点中,来自中国的有六个。这个比例从整体上来说,您觉得合适吗?中国在未来EOS的生态建设中,有多大的话语权和主导力量呢?
吕本富:六个节点从总体上来说不算少,在21个节点中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从未来中国市场的应用前景来说,6个节点不算多。我相信未来EOS平台上的应用有一半以上是由中国团队做的,或者首先在中国应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EOS的超级节点应该一半以上在中国。
凡学习区块链不超过100个小时的,基本认为区块链是骗子
罗智勇:目前投资圈把投资人分成了古典投资人和区块链投资人两种,二者的投资理念、价值观有巨大差异,今年三月份朱啸虎和陈伟星之间的争执也很激烈。您觉得古典互联网投资和区块链投资有本质的区别吗?如果有,区别是什么?
吕本富:刚才我说的一百小时可以称为一百个小时定律。凡是对区块链学习不超过一百个小时的或者仅仅有几个小时的,基本上认为区块链都是骗子。可是学习超过一百个小时以后,就发现区块链水很深,规则和规律和过去不一样。比如说本来我也雄心勃勃地也想做一个公链,但是学习一百小时以后发现,做公链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百小时定律放在投资上也一样。如果大家对同一个事情的理解不同,即使都是在谈投资,但可能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我很佩服朱啸虎,他被称为独角兽猎手,投资成果都很不错。他用多少用户能带来多少财务回报的方法来检验项目,这种方法在传统投资中没有问题,但在区块链早期的发展阶段,这样判断不行。
陈伟星强调的是区块链早期阶段的流动性,特别是数字货币领域,只要流动性强了,将来多大用户量并不重要,他沉浸在发现新大陆的激动中。他和朱啸虎争的虽然很热闹,其实二人谈的不是一回事。
我研究区块链时,曾力图找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当时读了陈伟星很多文章,发现他很有思想。区块链行业其他人大多是技术出身,谈问题时爱用专业的名词概念,包括区块链哲学、投资理念等也用专有名词来解释,让人难以理解。
所以说,传统投资人想理解区块链,没有一百小时是不够的。如果学不到一百小时就投资,他们可能完全是顺应大流,或者其实是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是投机。
从对区块链的理解角度上来说,新旧互联网人是有区别的。不过,只要大家通过学习对区块链取得共同的认识,那新旧差别也许就消失了。
物联网+区块链会成为第三次创业的浪潮
罗智勇:新旧时代的投资人有区别,不同时代的创业者也有区别。PC互联网创业时代、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区块链创业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创业人群有什么区别?
吕本富:PC互联网诞生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应用更多,特别是微信;至于区块链,我认为区块链+物联网才可能作为第三个时代。
就区块链来说,如果上链的全部是数字化资产,那它对物理世界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只是金融行业受影响深一些。但如果加上物联网,意味着一些人的物理财产也通过编码上网,这时影响比较大。比如智能合约,我从你那里借了一辆车,如果到时候我没有还你,通过物联网,我就进不去我家地库了,这时,上链的数字资产就会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个人认为物联网+区块链会成为第三次创业的浪潮。
三个时代的创业者各有特点,PC互联网时代以精英为主,移动互联网时代纯草根比较多;到了物联网+区块链时代,这时的创业者以技术背景出身,同时又有草根情结的人居多。
举个例子,现在币圈炒币的人基本都可以归为这个类型:技术背景出身,最早的抓住了炒币的机会,变成了这个行业的大佬。不同于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这一拨人的技术导向比较明显,同时又对区块链的前景比较敏感,他们是第三波创业的主力军。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