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达摩院放弃自动驾驶研发 实验室并入菜鸟集团
文库划重点:王刚离职后,也把创业方向选在了清洁机器人,和昔日的战友陈俊波成了竞争对手。至于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则完成了某种“宿命的回归”——从菜鸟中来,回菜鸟中去。
达摩院的自动驾驶“扫地僧”们,“还俗”了。
最新消息,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线重大调整,转向之干脆和彻底,不光是业务方向调整,团队从属关系也改变:
整个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入菜鸟集团。
阿里自动驾驶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实验室前沿科技探索,转入了场景业务落地实战。
也可以理解为,这是阿里自动驾驶一系列变动震荡的后续。
无人车扫地僧“集体还俗”
阿里方面确认了消息真实性,并解释“因业务需要”。
从消息本身来看,有2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首先是自动驾驶团队全部并入菜鸟集团。达摩院本身不再保留业务和团队。
今后,阿里自动驾驶,不再是以前沿科技探索为主的达摩院项目,而是从属于菜鸟集团的技术团队。
而菜鸟集团的角色定义很清晰——物流服务,既包括仓储运输、长途干线,和末端配送。
这相当于达摩院无人车扫地僧们“集体还俗”,在已有的大蛮驴(自动驾驶卡车)、小蛮驴(无人物流小车)无人车基础上,今后的工作都围绕菜鸟的实际落地需求展开。
技术天才们的理想,不可避免的会和现实、成本、利益等等碰撞博弈。
其次,在官方公告中,可以明确知晓整个自动驾驶业务划归菜鸟集团领导,而技术层面,菜鸟的CTO则是李强(花名在款),一位从阿里电商到物流一路成长起来的骨干,并非专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专家。
那达摩院方面的自动驾驶负责人呢?来到菜鸟后是什么角色?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位负责人。整个自动驾驶团队划归菜鸟领导,其实也是阿里在失去自动驾驶领路人后的调整举措。
怎么解读?
无人配送赛道,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玩家跑通商业模式。
靠高校、小区、商超的零散订单,而且是在固定范围内,难以形成足以支持运营的现金流,在技术迭代方面也受到限制。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低速无人配送车的路权责任问题。
所以阿里自动驾驶,并入场景方菜鸟集团寻求延续和发展,是一种不得不做的妥协。
而强如阿里尚不能单独做成无人配送,更是给这个赛道泼了一盆冷水。
这也反映在阿里自动驾驶的认识震动上。
今年3月,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陈俊波被证实离职创业,和之前的阿里机器人CEO谷祖琳一同创办了清洁机器人公司。
而陈俊波是阿里自动驾驶的关键人物,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阿里业务中成长起来的工程派。
先后在淘宝、阿里云都有轮岗任职,其后进入菜鸟物流,并在2015年在内部提出布局自动驾驶。
陈俊波也是阿里内部公认的“最早想做自动驾驶的人”。
2015年,“自动驾驶”还只是VC圈内的前瞻概念时,陈俊波就在阿里内部“兜售”自动驾驶相关的想法,并认为阿里内部最佳的应用场景在物流领域——即菜鸟网络。
为此,陈俊波还专门申请转岗,前往菜鸟,并且如愿成为菜鸟无人驾驶物流车项目负责人。
2016年,无人驾驶的物流机器人菜鸟小G亮相,样子就类于现如今的小蛮驴。
也正是菜鸟小G推出,陈俊波及其团队,把无人机、机械臂等项目加进来,成立了菜鸟ET实验室。
陈俊波于2022年初接任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彼时,王刚刚刚离职。
王刚履历耀眼,是机器视觉、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理解及处理方面的专家,2017年3月加盟阿里,出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其后成为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是阿里自动驾驶的一号位,也是阿里无人车业务从探索到初步落地的关键负责人。
2018年开始,阿里确认布局自动驾驶,由王刚率队研究,陈俊波负责的小G项目,直接向王刚汇报,也是小蛮驴的前身。
阿里自动驾驶业务,可以说诞生之初就是深度结合阿里自有业务落地场景的产物,孵化于菜鸟内部。
由于自动驾驶本身需要的资源和权限,以物流网络为主业务的菜鸟,难以给予全力支持,所以达摩院承担起了主要研发任务,以整个阿里集团资源作为后盾。
而在产品成型,产业链具备商业化条件后,技术自然要服务于业务。菜鸟CTO李强也曾说过,物流行业不应该过度依赖某一项黑科技,而是“场景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阿里自动驾驶先后两任关键负责人,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选择退出,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理想。
对了,王刚离职后,也把创业方向选在了清洁机器人,和昔日的战友陈俊波成了竞争对手。
至于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则完成了某种“宿命的回归”——从菜鸟中来,回菜鸟中去。
(原文标题:《阿里达摩院放弃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全部转入菜鸟,此前负责人接连离职创业》。文章插图未收录)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