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人工智能正从AI产业化向产业AI化发展
文库划重点: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量与投资金额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在此期间共发生约1780件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额约2500亿元。
“如果说十年前,我们讲人工智能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今天已经是‘百花齐放春满园’。”8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在2019年AICC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如是说。
AI(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开始井喷。据艾瑞咨询统计,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公司总数已达到2167家。
在王恩东看来,算法创新加速和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让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从一个学术热点变成投资热点、产业热点。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量与投资金额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在此期间共发生约1780件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额约2500亿元。
王恩东认为,计算力是AI发展的根本动力,此次人工智能潮流的兴起,算法和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计算力、计算技术的创新起了更关键的作用。另外,人工智能正在从AI本身的产业化向各个产业的AI化发展,也就是从“AI产业化”向“产业AI化”。
他进一步阐释,前几年AI发展的主体基本上是大互联网企业和AI创业公司。其中,互联网企业主要做的是升级原来的业务,或者推出新的运营业务。而AI创业公司则开发算法、做训练,同时也在努力向投资者证明“行业的故事越来越好,能够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以投入AI本身的产业发展为主。”
“这几年这个过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王恩东说,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从2018年起,金融、传统企业和政府用户,在人工智能基础架构领域的采购量超过了互联网,并且这个趋势还会保持下去,尤其中国在安防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
他举例说,比如我们现在去银行办业务,面对的多数是智能终端设备而不是人工;现在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的热线电话服务,很多也都由人工换成了智能系统。
“这些变化使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人工智能会带来巨大潜力,今天不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发展上会遇到困难、遇到瓶颈,甚至发展不下去。”王恩东说,但是产业AI化需要解决生态问题,要让人工智能进入各个传统产业,不能仅仅靠技术本身,生态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在现阶段,中国的AI投资已经跟美国基本相当,但在核心技术的投入和面向应用的深度研究方面,中国还有差距。
王恩东说,国内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都是单点、单技术的应用,像人脸识别、考勤打卡、交通监控管理等方面用得比较多。而在美国,AI可以用来改变业务流程,与其他技术整合应用,他们会应用到金融业的风险管理、证券行业的高频交易等,改变这些行业的应用模式。
“应用是AI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最大的机会,要从根本上解决应用的问题,要建立开放融合的人工智能生态,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产业的上中下游要紧密配合,面向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向终端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才能让人工智能用起来,用好它。”他说。
(原文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人工智能正从AI产业化向产业AI化发展》)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