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洞见稿 | 极智嘉郑勇:物流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拐点
文库划重点: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肯定是一个更好的市场,因为他们人力更贵。所以2017年自然而然就转向海外。但是出海也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产品品质是否有保证,成本是否可控,尤其是出海的售后维护费用会非常大。当然还包括产品认证,专利等方面都有门槛。
这是百川计划和青腾合作的第二期,受访人是青腾汇跨境出海创新营同学、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
极智嘉(Geek+)是一家仓储物流机器人公司,主要向大型工业制造公司、零售企业和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提供各类仓储物流机器人和软件系统。该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其研发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也就是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产品在全球卖出了超过2万台,顺丰、耐克、沃尔玛、丰田、西门子等公司都是它的客户。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nteract Analysis统计,极智嘉在全球AMR市场份额第一。
本月初,我们采访了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下为访谈全文,经编辑,有删改。
极智嘉起步于2015年,创始人是曾在新天域资本做投后管理和机器人行业研究等工作的郑勇。郑勇在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大学获得工程专业学位,毕业后在世界知名机器人公司ABB,以及建筑材料公司圣戈班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郑勇在工业自动化和供应链管理很有经验。因为“相信物流一定是AI和机器人技术最先落地的重要场景”,郑勇和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李洪波,和另外几位机器人研究及应用领域的专家共同创立了极智嘉。
仓储物流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在仓储环节,可通过接受指令或系统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执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同样,仓储物流机器人也是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Interact Analysis统计,全球有超过15万个仓库,但有3/4尚未实现自动化。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的市场空间将会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达到690亿美元。
仓储物流机器人度过了“PR驱动阶段”,得到了一些应用,但行业发展仍处于早期,技术路线、主流方案和产业格局远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但郑勇认为以亚马逊Kiva机器人为开端,在中国以极智嘉、快仓智能为代表的柔性自动化解决方案一定会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01.
青腾:你认为物流机器人在当下和未来都会是“软硬一体”发展?
郑勇:今天还不会有定论。我的看法是,这个行业软硬件分开来做的可能性不高。所谓的机器人就不是一个纯硬件的事情,参考工业机械手,里面涉及到机器人的控制,甚至还有很多的集群感知,导航定位等等,这些更多还是软件方面的能力。反过来单纯做AI软件也不行,需要机器人的硬件能力来实现软件的功能。所以,如果算法和硬件要达到一个最佳状态,需要软硬结合在一起。
另外,在许多物流机器人应用场景里面,需要大规模机器人一起合作,那就需要协作系统。这个算是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挑战。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机器人公司基本都是本体和系统集成一起做。
未来,随着产业发展,也许会在部分形成产业分工,比如会有机器人公司选择OEM。但是我认为未来这个市场的集中度会比较高,会出现几家头部企业,集中满足客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软硬件分开的可能性略小一点。如果这个市场有很多中小型玩家,说不定分工会切得更细一点。
青腾:你们刚创业的时候,切入的是单机智能的物流机器人,后来才结合应用场景做的多机器人协作系统?这是一个基本步骤吗?
郑勇:物流机器人主要面向两大场景,一个是仓储,一个是制造。制造就是我们说的物料搬运之类的,大部分时候由单个物流机器人和人一起协同工作,一般采用AGV(自动引导车),以前用磁力线,现在是Slam这些地面导航技术,使得它跟人一起工作更安全。
那么和极智嘉一起,在2014年前后发展起来的物流机器人公司,目标很明确,实现仓储自动化。大家很重要的样版(此处应为“样板”——哈希力量校准)是亚马孙的Kiva机器人。Kiva开了一个先河——用多机器人系统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人和机器分开作业,机器人运作时是一个无人环境。因为在这个场景里,机器人密度很高,行走速度很快。
未来我觉得这两个场景的很多技术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能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或者为客户解决不同的问题。
另外,从创业选择的角度来说,仓储这个场景标准化程度更高,产业成长更快,所以极智嘉一开始就是切入仓储自动化场景去做的。
青腾:什么行业对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改造的诉求最为迫切?
郑勇:还是刚才说的,仓储物流和制造物流。仓储物流领域,主要是那些SKU多且复杂的公司,像一些鞋服类的公司,或者线上线下零售平台公司,对物流机器人的需求迫切一些。因为SKU多,仓库更大,人力更多,分拣的工作压力也更大,相应的企业改变的动力也更大。
制造物流其实是跟着整个工业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水平发展的,比如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的汽车跟电子行业,一直以来,他们都非常重视自动化,也很关注行业的新的解决方案。现在大家经常会提新能源,比如锂电和光伏正在快速地发展,他们的自动化和数字化需求也越来越多。
02.
青腾:物流机器人的发展主要还是因为C端用户需求扩大,比如“双11”和“618”这样的促销活动?企业自身降本增效的诉求有多少影响?
郑勇:你说的“双11”、“618”这样的促销活动,实际上是因为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供应链环节,把原来分散在各个环节的仓储物流工作集中在工厂或零售平台公司,再加上促销导致的业务波动增加,对仓储物流的要求提高了。
但是在早期,大家还是用人工解决。因为自动化需要稳定的业务量支撑。如果业务波动大,自动化方案设计不合理,又或者没有考虑到未来几年的业务变化是否符合趋势,就会造成一堆浪费,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工的方案越来越不划算,再加上现在人也不好招,尤其是促销往往都在过节,是人最不想上班的时候。所以,我们认为物流机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看好物流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客户需要一个柔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既能够像人工方案那样灵活应对业务增减,调整产能,又能不受人工方案中不可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是,未来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随之而来的是业务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柔性、更灵活、更敏捷的供应链,响应市场需求。所以物流机器人既是仓储物流自动化、数字化的重要环节,在构建柔性供应链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极智嘉的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每个个体、每个单元都是独立发挥作用。而且它还是一个标准化产品,能适应许多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不需要像过去的解决方案那样,单独定制。过去,大家做得都是做定制化的系统,是串联式的,每个环节都不可替代,不能复制,规模始终做不大,也没法快速降低成本。
当然,我们认为未来也不会是一种方案打遍天下,但是基于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柔性自动化方案,一定会在行业里面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
青腾:自动化方案降本增效的表现如何?
郑勇:我们算下来,目前,自动化的方案和人工的方案在成本上是不多的。自动化的优势是能够解决招不到人的难题,以及能够在人员管理方面带来一些隐性的成本优势,毕竟管理的人数越多,难度越大,相应的成本肯定也高。
相比较于计算两种方案的成本优势,我更重视市场的教育程度。今天,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不像以前,以前企业用机器人是噱头,是用来PR的。现在企业使用机器人是真正用来解决问题的,虽然10个项目可能仍然只有1个在用机器人,但是等有3个在用的时候,自动化的方案能够产生明显优势。到那时候,整个市场也会迎来一个拐点。
青腾:我看极智嘉的客户里面很少有第三方的仓储物流公司?
郑勇:我们在国外很多这种类型的客户。国内少是因为这个行业相对分散,竞争很激烈,利润率低,很多公司都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而且做自动化是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投入和回报,除了头部的几个大公司,对于剩下的公司来说,自动化肯定不是首选。
青腾:所以你们很早就开始发力海外市场?
郑勇: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肯定是一个更好的市场,因为他们人力更贵。所以2017年自然而然就转向海外。但是出海也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产品品质是否有保证,成本是否可控,尤其是出海的售后维护费用会非常大。当然还包括产品认证,专利等方面都有门槛。
售后服务体系是赢得客户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得有7X24小时英文客服能力,能快速地响应全球客户,服务人员能迅速到场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本地化的服务团队,目前,我们在海外有400多人,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Base在本地,跟客户交流,帮客户解决问题。
青腾:在海外部署用的是国产云吗?
郑勇:我们用云不多,我们的客户主要还是选择私有化部署。当然我相信行业会慢慢往(云化)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也在研究怎么跟云厂商一起,向客户推广云化的方案,这对客户的业务和我们业务增长都是有帮助的。
03.
青腾:物流这个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会在一个很长时间里缓慢发展?
郑勇:速度肯定会慢一些,但是也应该会有个拐点,然后迎来一个非线性增长的过程。
但是在拐点之前,还是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在客户端,需要他们提高对标品的接受程度。现在的客户还是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导致整个市场教育的过程会慢一些;在供应商自身的能力方面,也需要提高,包括更灵活的系统、适应性更强的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客户的能力等等;当然要支撑行业的非线性的增长,也不是靠数字化的厂家自己独立完成,需要有一个广泛的生态,共同实现整个产业的数字化。
青腾:物流机器人在物流产业数字化过程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郑勇: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基础是自动化,人工方案肯定谈不上什么数字化。那么在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里面,物流机器人方案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尤其是柔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可叠加算法,扩展功能边界,有一定的柔性配置和灵活调整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因此,我认为物流机器人(及系统)对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是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的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同时也能帮助客户建立柔性供应链,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青腾:过去一年行业有什么变化?以及未来三五年内会有什么变化?
郑勇:过去一年,好的方面,客户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对柔性自动化方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有挑战的一面是,资本市场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考虑到物流机器人行业还在早期阶段,很多创业公司还需要外部资本的支持,这方面的影响肯定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当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投资人更加理性,市场要求创业公司用更加健康的方式来实现成长,那行业就会进入优胜劣汰,甚至重新洗牌。大家也会更理性,行业就会走向良性发展。
(文章插图未收录)
收录于哈希力量,手机站省略本文固定网址